外形特征:成蟲體長4~6mm,翅展8~16mm。成蟲淡黃色或黃褐色,即似麥粒色或稻粒色,且有光澤。復眼圓形,黑色,觸角細長多節(jié)呈絲狀,較前翅為短。有喙,下唇須3節(jié),向上彎曲,超過頭頂。前翅竹葉狀,翅端較尖,翅面灰黃色,通常在翅端部及翅中橫線處各散生有若干小黑點。后翅菜刀形,翅端較突出,前翹在近翅中室中部的位置向內凹入,翅面銀灰色,緣毛均較長,尤以后緣毛更長,其長度約為后翅寬度的2倍。
生物學特征:溫暖地區(qū)1年發(fā)生4~6代,寒冷地區(qū)1年發(fā)生2~3代。大部分以老熟幼蟲在糧粒內越冬,到次年春暖化蛹。在距糧面30cm以內羽化的成蟲,則爬出糧而進行交尾,交尾后24h開始產卵;在糧面深度30cm以下羽化的成蟲因不能鉆出糧面而死亡。在倉內產卵多產于糧堆表層,并多數產在稻谷的內外稃的間隙,護穎與外穎的間隙;小麥的胚部、腹溝、頂部;玉米的胚部。在田間產卵時多數產在灌漿后近黃熟的稻、麥或玉米粒上。每雌蟲產卵平均為86~94粒,多達389粒。孵化的幼蟲一般從糧粒的胚部或損傷處侵入糧粒內蛀食。幼蟲侵入糧粒后邊食邊生長,在其中化蛹至羽化脫出。麥蛾的生長發(fā)育最適溫度為21~35℃,發(fā)育最低溫度為10~12℃。完成1代發(fā)育的日數為25~33天。
經濟意義:麥蛾是我國儲糧的重要害蟲,在我國長江以南危害嚴重。它以幼蟲蛀入糧粒,主要危害禾谷類籽粒,其中以小麥、稻谷、玉米受害最烈。
分布:原產墨西哥,現(xiàn)分布全世界。國內除新疆、西藏外,其余各省均有發(fā)現(xiàn)。